我有話要說!幫助孩子學會表達

還不太會說話的幼兒遇到事情,往往都是以哭、鬧脾氣的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情緒,這樣的表態只會讓大人明白他們有需求,卻不能清楚知道他們要的到底是什麼。幫助孩子表達,引導他說出心裡話的首要方式就是要了解其個性與特質,再適時依照他的狀況鼓勵他慢慢說出來。

幼兒不會表達的3原因

幼兒總是喜歡與人分享,聽到大人對他們的讚賞,會讓他們重複同樣的言行,藉此來肯定自己,因此大人的反應對孩子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孩子不會表達的可能原因有以下3種。

1.個人特質

即本身表達能力有困難,他不知道自己有這些需要及想法是合理的,覺得自己沒有權力感,所以選擇不說,此類型的孩子通常會用鬧彆扭的方式來表達其需求及想法。

2.環境影響

(1)照顧者太過保護孩子:有的照顧者在孩子還沒說之前就先幫他打理好一切,如:孩子要喝水,就先幫他開好蓋子,讓孩子習慣等待幫忙,久了也就不會去思考「該如何表達?」。

(2)照顧者的態度較為權威:容易否決孩子的意見或想辦法說服孩子接受他的想法,如此會讓孩子覺得說了沒用就放棄不講。

3.生理限制

有些孩子生理結構上有先天限制,如患有亞斯伯格症或自閉症的孩子,他們本身在了解自己情緒上就有困難,因此要他們表達自己的情緒及想法更不容易。

  

每個孩子的氣質及特質都不一樣,了解上述他們可能不會表達的原因後,照顧者仍需注意孩子的言行發展。天主教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陳若琳表示,影響孩子表達的重要因素包括他的語言發展是否有遲緩現象、本身氣質是否較為內向、照顧者平常給予他的言語刺激夠不夠、孩子與照顧者之間的關係、以及與孩子互動的人和環境是否是他所熟悉及信任等。

  

哭、鬧是常見的表達方式

當幼兒有所需求,但不會表達時,他們常會以哭、鬧彆扭、發脾氣、打人的方式呈現,有些孩子則會私下解決;有的則會選擇放棄不說;另外有的則會直接順應他人,因為他會認為說了沒用。此外,有的孩子會因為不理解而不予回應;有的因為跟人溝通有障礙而表達不當,甚至會出現不當的肢體語言,如:搶奪、衝動的行為。

「哭」是表達不出來的孩子最常用的方法,因為他們認為「哭」,大人就會有反應,只要用「哭」的方式就能得到他們想要的,因此常用這種方式來表達。有時孩子也會用「鬧彆扭」的方式,因為他們說不出自己的需要,或覺得大人可能會不允許,當心裡搖擺不定時,就有情緒出現。

培養孩子表達的益處

「表達」,不僅可以讓孩子的需求被知道,還可增加溝通及口語表達機會。楊淑芬指出,當孩子學會表達時,他已經有自我的概念,也代表他比較能接納自己的需要,了解自己要什麼,一旦他能自我接納,對自己會比較有自信,且比較能為他人著想。

另一方面,學會表達的孩子可增加其情緒穩定度,一旦他能用口語的方式表現其需求,非口語(即肢體動作)的表達方式就會比較少;此外,孩子一旦知道他說出來會被滿足時,會比較有意願等待被滿足,而不是只會哭鬧,且學會表達的孩子能提高協調能力,當自己與他人的意見能共存時,他會懂得提出自己的需要與他人協調,藉此增進人際關係,讓人知道如何跟他合作。

結語

教導還不大會說話的孩子學會表達並不容易,但是只要您能用心去聆聽孩子心中的聲音,明白他的需求,順著他的個性及特質逐漸去引導他,培養孩子表達也可以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