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臉寶寶《異位性皮膚炎》

在皮膚科門診,母親帶著臉上佈滿紅疹子的小孩求醫

小孩一面哭,一面抓身體,仔細看小孩,可見到額頭臉頰部呈紅色,皮膚乾燥且佈滿抓痕

其實,這就是異位性皮膚炎表徵。

*異位性皮膚炎的定義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反覆發生的搔癢性皮膚炎,是嬰兒期及小兒期最常見的皮膚疾患之一,約占小兒人口的3~5%。 60%的病人會在第一年發病,30%的病人在1~5歲間發病。異位性皮膚炎通常與遺傳有關,大部份的患者或其家人會有氣喘、過敏性鼻炎、或過敏性皮疹等異位性體質。

它的主要症狀是奇癢無比,常常會突然發作,特別是在晚上更加嚴重,常造成病童晚上睡不著覺,白天上課打瞌睡,長期下來成績和情緒也受到影響。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大多在嬰幼兒時期就發病,容易反覆發作,症狀可持續幾年甚至十幾年。同時,它是一種家族遺傳病,病患者的家族成員中常有異位性體質,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或異位性皮膚炎等。

*乳酸菌有助預防及改善異位性皮炎

研究顯示乳酸桿菌的補充可預防及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情。芬蘭學者在著名的英國醫學期刊(The Lancet)上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異位性皮膚炎體質的實驗組孕婦持續服用亞尼BOB1綜合乳酸菌,嬰兒出生後也服用,追蹤二年後,發現幼兒患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生率較孕婦及嬰兒服用纖維素的對照組減少了約一半,推測原因是乳酸桿菌可以降低體內發炎物質的產生。

兒科醫生發現在保濕、外用 類固醇藥膏,局部使用免疫調節劑、口服抗組織胺等各種方法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同時,以口服益生菌做為輔助療法是不錯的選擇。他們對三十名嬰幼兒做了實驗, 發現服用包括乳酸桿菌在內的綜合益生菌約二週後,不論是主觀的搔癢感或客觀的紅癢面積、藥物使用量都有明顯的改善。

一般人想到、聽到細菌多半有一種威脅、不安的感覺,更不用說如果有人要叫你吃下一整杯的細菌。其實,人體內自然存在著許多細菌,尤其是人體的消化道內,更是分佈著數百種生態平衡的正常菌叢。

細菌的生態與人類是一樣的,人有好人、有壞人,細菌其實也是有益於人體健康的「好菌」和足以致人於萬劫不復的「壞菌」,而乳酸桿菌就是人體本來存在著的友善「好菌」。在平日飲食中補充乳酸桿菌,除了能預防和改善異性皮膚炎外,還能確保體內細菌生態的平衡,也就是保持好菌多於壞菌的狀態,這樣人體的抵抗力也就提高了。

日常飲食中乳酸桿菌的主要來源是添加了乳酸桿菌的奶製品,及由乳酸桿菌發酵製成的乳酸菌酸奶,其中尤以未經添加糖分, 脂肪和香料的乳酸製品為補充益菌的好方法。相對來說,全脂的乳酸桿菌酸奶最適合寶寶日常飲用,而脫脂的乳酸桿菌酸奶適合寶寶腹瀉時短時間飲用。由於酸奶容易變質,不宜久藏,因此一定要選購新鮮優質酸奶,現買現喝。在家庭中自制酸奶也要用新鮮牛奶現做現喝。另外也有錠劑,膠囊及粉狀的乳酸桿菌製劑,但需注意產品的新鮮度、保存期限,每粒的含活菌量應至少為二十億至三十億個為佳。

含在各種產品中的乳酸桿菌在高溫時會會被殺滅,失去原有的保健作用。宜將它保存在乾涼的地方––冰箱,但不要放在冷凍庫。酸奶可以冷飲,或放在溫水中溫熱後飲用,不能燒煮加熱,也不能用微波爐加熱。沖泡粉狀的乳酸菌製劑時,水溫不宜超過攝氏四十度。食用益菌要適當,絕對不要過量,因為益菌吃多了,也會造成孩子輕微的腹瀉。一般建議每天二次,每次至少100毫升以上 的酸奶,或含二十億至四十億個活菌的乾燥製劑就可以了。

*異位性皮膚炎的分期

異位性皮膚炎依皮膚病病灶的型態與分佈,臨床可分為三期:

一、嬰兒期:大多數異位性皮膚炎通常為二、三月個大時開始發病,50%會在一歲半前痊癒,另外一半的病情則會延續至兒童期。異位性皮膚炎好犯於雙頰、前額部及頭皮部,最常見的症狀是冬季時兩頰皮膚變得乾燥、發紅、脫皮,若有習慣性舔嘴唇者,會造成口唇周圍結痂、有滲出液及脫皮。這些紅疹往往會造成小嬰兒的不安、躁動、不易入睡。

二、小兒期:呈現「癢疹型」或「苔蘚化」等慢性濕疹的變化,主要出現於手肘窩、膝窩頸部與手足關節等,對稱分佈;若摩擦刺激與搔抓患部,會使症狀惡化。大部份病人在10至12歲前慢慢痊癒消退,僅少部份病人持續至成人期。

三、青年期與成人期:通常在青春期開始的時候出現,和荷爾蒙的改變和青春期的壓力有關。好發於手肘窩、膝窩、頸項、前胸部、手腕、足關節等處,多呈慢性濕疹性變化,通常在30歲前可痊癒。

*異位性皮膚炎的護理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個慢性的皮膚病,其處理過程必須要有耐心,配合醫師的治療,直至孩子自動痊癒不再發作。平時應注意的事項包括:

一、避免刺激皮膚

●剪短指甲,以減少抓撓帶來的損害。

●夏天時保持涼爽的環境,以不流汗為原則。

●避免過度沐浴,少用肥皂及清潔劑,以避免皮膚過度乾燥。洗澡時用溫水,並用洗淨力溫和、PH值中性的肥皂,沐浴後使用不含藥性、香精、防腐劑之潤膚劑。

●冬天應避免穿著羊毛、尼龍等衣料,及應避免穿粗糙、過緊、易摩擦皮膚的衣物,宜選擇棉質製品,並以寬鬆為原則。衣物洗滌時,選用天然清潔劑,並用清水徹底清除殘餘的清潔劑。

二、居家環境的注意事項

●室內不養貓、狗、鳥…等寵物,以減少來自動物皮屑、毛髮、排泄物之過敏原。

●室內不鋪地毯、草蓆、榻榻米;不玩毛絨玩具;以百葉窗代替厚重窗簾布。

●儘量少用香水、芳香劑、蚊香、樟腦丸、殺蟲劑等有刺激氣味的物質。

●使用除濕機,保持濕度在50~65%間,並使用空氣過濾器以減少黴菌生長。

●每週以熱水清洗枕頭、寢具,並經常清掃家中及環境以減少灰塵。

三、其他注意事項

●避免溫差過大: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孩對冷、熱或周圍氣溫的改變很敏感,應避免穿太多衣物或直接暴露於寒冷、乾燥的環境中。

●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及空氣污染區,避免吸入二手煙。

●飲食方面:牛奶、 蛋、魚、小麥、花生、大豆等食品較常引起過敏,進食時應特別注意。

●嚴重反覆發作者,醫生會建議作進一步檢查,包括特異性IgE抗體(抽血檢查)、過敏性皮膚試驗(針刺檢查)、貼布試驗等以找出較重要的過敏原。

*疾病惡化時之急性期處理

藥物療法:

一、口服藥物

●口服抗組織胺:口服抗組織胺大多可有效控制搔癢,是異位性皮膚炎的主要治療藥物。

●口服抗生素﹕有合併細菌感染時,必須同時使用抗生素。

●口服類固醇﹕適用於嚴重的急性期,會有快速的改善。

二、外用藥膏

外用藥膏以類固醇類藥膏為主,其具有消炎、止癢及血管收縮作用,雖也有皮膚萎縮、皮膚色素脫落、青春痘等副作用,但只要在醫師指示下正確的使用,仍有效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