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身心發展不可不知的15件事

1.多和寶寶說話有益日後語言發展

人體的聽覺系統在胎兒時期已經發展成熟,胎兒在子宮內時,可以聽到透過羊水傳來的媽媽的聲音,藉由聽覺去接觸外界事物;因此,剛出生的寶寶就對聲音有反應,甚至能加以辨識媽媽(照顧者)的聲音或常聽到的母語。研究發現,寶寶學習語言的過程很早就已經開始,語言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學習過程,即使寶寶還聽不懂,父母仍應該多和寶寶說話,讓各種詞彙與音調在寶寶腦中留下深刻印象,對日後語言發展有很大幫助;此外,多和寶寶說話也能使他感受到溫暖及安全感,有助於增進親子感情。

2.影響手部運動發展的抓握反射

初生寶寶會有與生俱來的神經反射動作,以應付生存所需,如吸吮反射、驚嚇反射等。鄭玫枝醫生指出,抓握反射亦是神經反射動作的一種,當大人將手指(或任何物體)放在寶寶的手掌部位,寶寶手掌感受到壓力便會自然地緊握,這種反射大約要到4個月大才會消失,改以自發性的抓握來替代。由於抓握反射是寶寶對於刺激所產生的固定反應,緊握後大約過一下子就會放開;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寶寶的手只能一直握住而無法放開,或是到了5、6個月大仍無法有自發性的抓握動作,可能會影響日後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建議至小兒科門診檢查評估。

3.坐、爬或站,寶寶生理發展歷程因人而異

每個寶寶的生理發展會有些差異,無論較快或較慢,相差1~2個月都在可允許的範疇;但如果比一般寶寶遲了2個月以上,例如9個月大仍不會坐,應帶寶寶就醫做進一步評估,了解是否有發展遲緩的問題。爬行對寶寶小肌肉的訓練及感覺統合的協調有重要幫助,但臨床資料顯示,有些寶寶會跳過爬的過程,直接從學坐發展到學站或走路,醫生表示,只要寶寶日後的發展完全正常,這種狀況其實並無大礙。動作發展是一切行為的基礎,建議在寶寶各階段的動作發展過程中,父母應主動營造安全的環境,並提供適當刺激引導寶寶去探索,對寶寶動作發展會有相當的幫助。

4.寶寶流口水是正常的

寶寶5、6個月大左右,因為唾液腺逐漸發達,開始會有流口水的情形,尤其到了長牙階段,流口水會變得更為明顯,只要沒有合併食欲變差、吐奶、嗆奶或發燒等情形,就屬於正常現象,父母不用太擔心。另外,醫生提醒爸媽,有些腸病毒感染會引起咽峽炎,在咽喉部位造成許多潰瘍,導致寶寶疼痛而無法吞嚥口水,所以流口水的量可能比平時來得多、食欲也變差,還會合併有高燒現象,此時父母應及早帶寶寶就醫治療。

5.寶寶看起來有鬥雞眼大多無妨

0~1歲的寶寶因為黑眼珠大,相對地眼白看起來較小,感覺上像是鬥雞眼。建議父母可拿物品在寶寶眼前移動,若寶寶的眼睛會追尋目標往各個方向看,就不需要擔心;除非寶寶的眼睛無法看不同方向,或鬥雞眼的症狀持續到1歲以後仍很明顯,就要請眼科醫生詳細檢查。

6.大腿張不開,因為寶寶在用力

在幫寶寶換尿布時,有些父母會發現寶寶的大腿似乎有張不開的情形,其實這多半是寶寶的雙腿在用力,並非有問題或疾病。建議父母不妨耐心地先和寶寶玩一下,或是動一動寶寶的雙腿,等寶寶雙腿逐漸放鬆就可以張開了。

7.聽力篩檢為寶寶的聽力把關

寶寶早期對聽覺刺激的接收能力,會影響日後口語的發展與學習,但每個寶寶對聲音的敏銳度不同,往往無法由父母自行觀察評估,因此,建議父母可在寶寶出生後進行自費的聽力篩檢,以確認聽力發展是否有障礙。

8.新生兒便便外觀迷思

新生兒因為腹部無法用力,因此便便的形狀是越軟才越容易排便,常見新生兒的便便都是稀稀水水狀,是正常的。觀察新生兒便便的情況時可發現,每次要便便時就會大哭,因為哭能夠幫助腹部用力,並非寶寶的肚子不舒服,而且糊狀便便比較不容易對寶寶柔嫩的皮膚造成刺激,就算一天便便的次數很多也不容易造成發炎問題。此外,即使寶寶的便便呈墨綠色,也不代表寶寶腸胃不好,隨著腸胃道的發育成熟,加上飲食的改變,便便會漸漸成形。

9.從寶寶的便便看健康

出生3~5天內的寶寶排的是胎便,顏色呈墨綠色且黏糊狀。之後喝母乳的寶寶,便便較稀且一天便便的次數較多,隨著成長,便便的次數會減少,喝母乳的寶寶可能轉變成2~3天或一周才解便一次,若為軟便則不需擔心。喝配方奶的寶寶,便便會比較成形。便便是否不正常要與平日的便便情況做比較,如果便便太稀且次數比平常多,可能有腹瀉,應觀察是否為食物所引起,或有其他不舒服的反應;如果便便太乾、太硬,代表便秘,則可增加水分的攝取,並給予含高纖維質的食物,如果有肛裂情況或排便會流血時,應依照醫生指示使用外用藥膏治療並服用軟便藥。

10.從睡眠判斷寶寶的健康

剛出生的寶寶一天要睡20幾個小時,常常處在吃飽睡、睡醒就是要吃奶的情況,這是正常的。隨著寶寶漸漸長大,睡眠的時間會漸漸減少,並調整到和成人接近。醫生表示,判斷寶寶睡眠情況是否正常,要從他清醒時的表現來看,如果受到刺激後,寶寶眼睛張開的時間很短,很快又進入睡眠狀態,持續清醒的時間短,有嗜睡或昏睡的表現,應詢問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此外,趴睡雖然可以睡出好頭形,然而,澳、美國家研究發現,讓寶寶採取仰睡的姿勢,雙手放在被子外,腳靠近床欄、墊子的軟厚度適中,室內不要抽菸等,都有助於降低嬰兒猝死症的發生。

11.半夜啼哭先觀察

小兒科醫生建議父母應與孩子分床睡,若半夜啼哭時先觀察,不要立即餵奶。不過也有心理學家認為,初生嬰兒的行為是直覺反射,因此建議哭了就要安撫,若半夜啼哭可能是真的餓了就應該餵食,孩子才會有安全感,對日後人際關係有正面影響。醫生建議新手爸媽,可以採取較溫和的作法,在剛出生時應順應寶寶的需求餵哺,滿月後再慢慢延長餵食時間,睡前務必讓寶寶吃飽,一般上,寶寶會自然省略半夜那頓奶,一覺到天明。

12.親子互動可增進寶寶感覺統合發展

寶寶出生後,父母不妨經常握著寶寶的手,引導他去觸摸身體器官,讓寶寶對自己的身體產生概念;等到寶寶月齡較大時,再利用環境、玩具、隨身物品等,提供觸覺、視覺、聽覺上的各種刺激,以增進寶寶的感覺統合發展。

13.寶寶出生後即可開始使用揹巾

揹巾可從寶寶出生後就開始使用,一方面能拉近與寶寶的距離,一方面也能避免媽媽手的產生。父母使用揹巾時須注意其穩定性與包覆性,以防止意外發生,如果寶寶未滿3個月大,建議每次使用揹巾最好不要超過2個小時。

14.使用手推車應按照說明確實操作

父母帶寶寶外出大多會使用手推車,為了安全考量,使用時須注意:

1.確實依照說明書操作。

2.正確扣合安全帶。

3.檢查車台的固定裝置是否確實定位。

4.選擇符合月齡的款式,以免因為椅背高度不夠而無法保護頭部與頸部。

15.帶寶寶出遊先了解旅遊環境

帶寶寶外出去接觸不一樣的環境,可提供寶寶更充分的刺激與經驗,對寶寶整體學習發展會有幫助。帶寶寶出遊或旅行時,首先要確認旅遊地的環境(溫度、濕度、高度)及衛生習慣,建議選擇與平常生活環境條件比較接近的地區為宜;此外,基於健康上的考量,父母在旅途中應儘量維持寶寶正常的進食與作息,並隨身攜帶寶寶適用的常備藥物(如退燒藥),以備不時之需。台安醫院兒童發展復健中心組長江長奇組長提醒爸媽,帶寶寶出遊時,絕對不能讓寶寶離開大人視線,以降低意外發生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