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財務自由,你願意做出多少犧牲?
小明是個國小五年級學生,每天放學回家最期待的是就是玩新款的 Xbox 360 遊戲,不過在此之前他必須先通過一個考驗,也是他放學後覺得最痛苦的事情:寫完學校當天指定的功課,而且是在媽媽的監督下。
雖然小明常撒嬌式希望先跳過寫作業的階段,直接跟電玩主角敘舊,但從來沒成功的經驗也告訴他不用堅持太久,唉個幾聲後後就會乖乖的坐在書桌前開始寫作業。他的小腦袋清楚知道,如果沒有先寫完令人痛苦的作業,那一天就不會有自由時間去做想做的事。
熟悉我的讀者應該知道,學生時我曾經為了存下更多的錢去理財投資,跟自己約定一年之內要儘量、儘量、再儘量的少喝飲料。不論是瓶裝、利樂包裝、手搖飲料都要霸氣的跟它們說掰掰,每天催眠自己白開水超級無敵好喝。先別笑我,因為我個人抗拒飲料的意志是天生薄弱,要我每天早起準時上第一節課還比禁止喝飲料容易。
「這一切都是為了存錢。」
「愈早開始,我的未來愈輕鬆。」
「就只是幾杯飲料而已,沒什麼。」
「我能堅持下去。」
當時我是如此肯定的告訴自己,而我也確實做到了;那一年下來我多存了好幾千元,對一個沒有打工收入的學生來說,十多年前還真是不小的金額。重點是,這些錢還有這段刻在心頭上的省錢經驗(有沒有那麼誇張),日後也成為我財務自由的重要基礎;當初存下的幾千元金額,也早已透過投資,倍數放大成數萬元,成為我財務自由靠山的資產一部分。
我常說,花錢是天生的,但存錢終究需要經過練習。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誘惑要面對。大學生希望騎的是全新機車;工作後不想風吹雨打而買車代步,過陣子開始想換更好的車;手上希望拿的是最新3C,提的是名牌包,踩的是流行鞋款……。
然而存錢的法則也告訴我們,愈晚開始累積財富,那麼後面要追趕的力道就更大,要追的距離也更遠,達到財務自由當然也更困難。所以說,一切還是回到那根本的問題:在收入有限的情況下,你願意做出多少犧牲,來換取日後更大的財務成功?或是給家人更大的保障?
底下就是我曾經做出的犧牲,:
在沒有預算前,我不讓自己被衝動消費的情緒給控制。
如果以前就能承受的不方便(如搭公車),有什麼理由現在不能承受。
為了之後去更棒、更美的地方旅遊,我選擇假日在家看書。
為了品嘗高檔的美食,我覺得平日吃簡單一點也無妨。
寧可先做預算存到足夠的錢,也不用信用卡刷超出能負擔的金額。
不會為了最新的功能而替換手中3C產品。
少買衣服,或是買平價基本款。
也因此我換到了日後更舒服的日子:
以前是非工作不可,現在是工作或不工作由自己決定。
可以選擇人潮少的時候出門。
吃過很多次的高檔餐廳,隨時備有下次的計畫。
出國買東西不用擔心預算。
不擔心經濟蕭條再次發生。
物價上漲不會帶來壓力,因為我的資產也會隨之成長。
從主動收入轉成被動收入,所以在休息玩樂時還是有錢流進來。